要讨论稳定币的落地场景炒股开户流程,首先要搞清楚稳定币的运作机制,在一个场景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。
以未来潜在的蚂蚁稳定币光伏项目为例:
1. 蚂蚁在获得稳定币发行牌照的背景下,通过抵押一定的港币发行一定规模的蚂蚁稳定币(下面简称蚂蚁币),这个蚂蚁币就是挂钩港元的,所以它的价值相对港元是稳定的。
2. 某个光伏电站企业把旗下的一个成熟的光伏项目打包,包括发电许可、土地权属等,然后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其电站价值、预期发电量、寿命等数据,最后建立这个光伏项目的完整数字资产包。
3. 光伏电站企业和蚂蚁基于这个数字资产包发行一定数量的Token,也就是通证(数字化收益凭证),比如发行1亿份通证,那每个通证就代表了亿分之一的光伏项目所有权。但是这个所有权仅代表收益权,不包括对电站的直接处置权。
注意,上述这个过程就是近期炒作的RWA,RWA就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实体资产(如房地产、设备、债券、新能源设施等)转化为链上可交易的数字通证。
4. 假设整个光伏项目发行定价是1亿蚂蚁币,那么每个通证初始价值就是1蚂蚁币。投资者用人民币或者港币先购买蚂蚁币,然后用蚂蚁币去买上面发的通证,也就是1蚂蚁币买1份通证,但是一旦上市之后,这个光伏项目的价值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,所以后续在二级市场通证的价值也会变化。
投资者随时可以卖出通证获得更多的蚂蚁币炒股开户流程,当然,也有可能亏损。
5. 在光伏项目的运行中,发电或者卖碳交易CCER会获得收益,比如上述电站一个月发电收入是10万,这个收益会即刻转化成相应数量的蚂蚁币,打比方按即时汇率兑换成5万蚂蚁币,然后获得的蚂蚁币再根据通证即刻分配给持有人。比如你持有100份通证,那你会即刻获得5万/1亿*100=0.05个蚂蚁币。这个收益可以用来继续投资,或者兑换成港元、人民币。
简单来说,就类似股票IPO,通证就是股票,投资者收益要么是二级市场低买高卖,要么是靠分红。
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一个大的投资项目拆分成很多份,降低投资门槛,让更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。
这里可能很多人有疑惑,比如这个跟现有的Reits有什么区别?为什么中间要引入稳定币,而不能直接用法币?
RWA项目跟Reits的运行模式是类似的,但是有关键区别,RWA的载体是区块链上的代码,而Reits的载体是中央证券登记系统,这就使得RWA很便于流通,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,并且大幅减少中间环节,降低交易成本,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RWA可以7*24小时交易、全球流通、自由转移,而Reits受时间限制、外汇管制、也受到国际券商限制。
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用法币?简单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美国投资者想投资中国光伏电站,如果用法币的话,首先得用美元跨境汇款到香港,再找到代理行兑换港元,再买到通证,这期间耗时一般要3-7天,手续费高达8-15%,并且不支持小额投资,而且在分配收入的时候还需要人工核算、人工转账。
但如果用稳定币代替法币,用区块链替代SWIFT网络的话,到账时间只要3-60秒,手续费仅原先的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,并且最小交易单位可以到0.01。
所以总体来说,RWA是降低了投资门槛,而稳定币是提高了交易效率,是天然的组合。
那么聊到这里,其实也很好理解了,稳定币率先落地的场景就是新能源项目,包括光伏、充电桩等,比如阿里和京东率先落地的都是新能源项目。
#热问计划#
两个核心原因:
1. 光伏、充电桩这些资产收益清晰透明,可实时监督并追溯,同时容易分拆,且具有稳定的现金流,是最容易数字化的资产。
2. 迎合新能源产业自身现金流问题的痛点,帮助解决行业融资问题,将受到政策的鼓励与支持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也明确鼓励RWA与绿色金融结合。
高盛预测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,新能源作为高确定性赛道,将占据核心份额。
PS:为了大多数人能理解炒股开户流程,部分用词可能不专业,本文核心目的是解读稳定币、RWA的关系,以及潜在的落地场景。
尚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